×

六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六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六缸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4-30 10:35:31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六缸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多缸与单缸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缸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圈,只有一个气缸的活塞对曲轴做功;六缸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圈,有六个气缸的活塞对曲轴做功。即,对六缸直列柴油机来说,曲轴每转720/6=120度时,就有一缸点火做功。
多缸发动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对高功率发动机的需求引起的。六缸发动机,其点火顺序一般为:153624

6缸发动机功能是什么

你好,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 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 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的汽车上。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影响因素 1.1 结构制造 汽车各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情况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汽车生产厂家,与用户无多大关系。各汽车生产厂家的特约维修站应当把发动机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反馈到制造厂,以利于改进。 1.2 使用 正确使用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必备条件。 1.2.1 载荷的选择 发动机载荷直接影响其零部件的强度及寿命,增加载荷时,各总成的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加,磨损量增大;如果是初驶车辆,磨损会更大。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为了限制其初驶期的最高速度,减少负荷,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一般都在化油器上安装限速片。如果过早地拆除限速片,将导致发动机过早出现异响、漏油、漏气及动力下降,使发动机的使用周期缩短。 1.2.2 燃油和润滑油的选择 燃油的选用必须符合本车规定的牌号,禁止使用低牌号的燃油,否则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爆震,使机件受到强烈的冲击和使零部件的附加载荷增加,从而加速机件的磨损。因爆震产生的高温、高压及冲击波还会破坏气缸壁上的润滑油膜,恶化机件的润滑。试验表明,某发动机在有爆震和无爆震下各工作200 h,经测定有爆震时气缸上部平均磨损量是无爆震的2倍多。另外,含杂质超标的燃油,同样会加速机件的磨损和腐蚀。 润滑油的选择,亦应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若发动机润滑油粘度较低,则润滑油压力就低,不能形成油膜,造成边界摩擦或干摩擦;若润滑油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差,不利于冷车起动,同时润滑油通过机油滤清器到达润滑部位的时间长,使起动磨损增大。 润滑油的加注应适量,油面过高时,不但会增加运动阻力,降低功率,而且会使润滑油窜入气缸内燃烧,造成积碳过多;而润滑油过少时,油压低,难以形成油膜,又会造成干摩擦或边界摩擦,使磨损增加,轴承产生异响,甚至发生拉缸及烧瓦等严重事故。 1.2.3 冷起动和冷却水温度 当冷车起动时,特别是冬季起动车辆,应尽量采用预热措施或冷摇慢转低速升温的办法,禁止猛轰油门。因为发动机冷起动时,润滑油粘度较高
如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六缸发动机是什么意思几缸怎么回事,一般的轿车几个缸

一般轿车为4缸。

6缸发动机是发动机有6个气缸,气缸是汽车的驱动动力来源,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数越多,总功率越大,但油耗一般较高。6缸一般有两种排列方式,排成一行(直6),V形排列(V6),不同的缸数,缸的尺寸也不相同。

一般来讲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大通常扭矩也大。扭矩大马力也大的前提是转速相同。如果在马力相同的情况下,扭矩与转速就成反比,转速高的发动机扭矩就会比较小。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对汽油发动机应根据进排气系统的附加装置和使用条件选用SD—SF级汽油机油,柴油发动机则要根据机械负荷选用CB—CD级柴油机油,选用标准以不低于生产厂家规定要求为准。

2、定期清洗曲轴箱: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未燃烧气体、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经过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中,与零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时在油中悬浮,量大时从油中析出,堵塞滤清器和油孔,造成发动机润滑困难,引起磨损。

3、此外机油在高温时氧化会生成漆膜和积碳粘结在活塞上,使发动机油耗增大、功率下降,严重时使活塞环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润滑系统高效快速清洗剂)清洗曲轴箱,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

六个缸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柴油机多缸与单缸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缸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圈,只有一个气缸的活塞对曲轴做功;六缸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圈,有六个气缸的活塞对曲轴做功。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也有四个冲程,通过活塞往复运动做功。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法和着火方式,柴油机没有化油器,进气冲程中只有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缸体。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于汽油机,因此得到的高压气体温度较高。
  在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时,燃油通过喷油嘴直接喷入缸体,高压空气与喷入的燃料混合,使燃料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自燃,这一过程需要较高的压力。燃料喷射速度和燃料与空气的混合速度共同决定了燃料的燃烧速度。为了避免一次进入燃料过多,导致缸体中压力过高,可以在做功冲程持续喷入燃料。

六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998年,世界名车布加迪被大众汽车公司收购,就在当年的巴黎国际车展上,大众推出一款装有18气缸发动机的布加迪EB118。此台W18发动机由大众开发,是世界上轿车上使用的气缸数最多的发动机。它的排量为6.3升,最大功率555马力。18个气缸分成三排,每排6个气缸,就像是在V12发动机的中央又加了一台直6发动机。当时大众公司将此发动机称为W型发动机,显然它的排列方式与W字母更近似。 ★蠱●伈★淚 2007-12-20 17:48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6缸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 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 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的汽车上。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影响因素 1.1 结构制造 汽车各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情况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汽车生产厂家,与用户无多大关系。各汽车生产厂家的特约维修站应当把发动机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反馈到制造厂,以利于改进。 1.2 使用 正确使用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必备条件。 1.2.1 载荷的选择 发动机载荷直接影响其零部件的强度及寿命,增加载荷时,各总成的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加,磨损量增大;如果是初驶车辆,磨损会更大。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为了限制其初驶期的最高速度,减少负荷,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一般都在化油器上安装限速片。如果过早地拆除限速片,将导致发动机过早出现异响、漏油、漏气及动力下降,使发动机的使用周期缩短。 1.2.2 燃油和润滑油的选择 燃油的选用必须符合本车规定的牌号,禁止使用低牌号的燃油,否则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爆震,使机件受到强烈的冲击和使零部件的附加载荷增加,从而加速机件的磨损。因爆震产生的高温、高压及冲击波还会破坏气缸壁上的润滑油膜,恶化机件的润滑。试验表明,某发动机在有爆震和无爆震下各工作200 h,经测定有爆震时气缸上部平均磨损量是无爆震的2倍多。另外,含杂质超标的燃油,同样会加速机件的磨损和腐蚀。 润滑油的选择,亦应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若发动机润滑油粘度较低,则润滑油压力就低,不能形成油膜,造成边界摩擦或干摩擦;若润滑油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差,不利于冷车起动,同时润滑油通过机油滤清器到达润滑部位的时间长,使起动磨损增大。 润滑油的加注应适量,油面过高时,不但会增加运动阻力,降低功率,而且会使润滑油窜入气缸内燃烧,造成积碳过多;而润滑油过少时,油压低,难以形成油膜,又会造成干摩擦或边界摩擦,使磨损增加,轴承产生异响,甚至发生拉缸及烧瓦等严重事故。 1.2.3 冷起动和冷却水温度 当冷车起动时,特别是冬季起动车辆,应尽量采用预热措施或冷摇慢转低速升温的办法,禁止猛轰油门。因为发动机冷起动时,润滑油粘度较高,其到达润滑部位的时间铣ぁS凶柿现っ鳎�谄�挛�?5 ℃时,起动2 min后,润滑油才能流到连杆轴承及缸盖上的运动副等部位,在这一段时间内如猛踩油门,发动机转速就会迅速上升,润滑油未到达的部位形成干摩擦,加剧磨损。 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润滑油变稀,不能很好的形成润滑油膜,同样会增大机件的磨损,还极易产生爆震。但也不可因水温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使发动机长期在低温下工作,这也会造成发动机过量磨损。

六缸柴油机的六个缸是怎样工作的

  多缸柴油机具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气缸,各缸的活塞连杆机构都连接在同一根曲轴上。一般常用的多缸柴油机力4缸、6缸、8缸、12缸和16缸。根据气缸排列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列式和V型等。
  在多缸机中对每个气缸来讲,它是按照前述的单缸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工作的。但在同一时刻每缸所进行的工作过程却不相同。它们是根据气缸数目和曲柄排列方式的不同、按照一定的工作顺序而工作的。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匀性和平衡性的要求,对四冲程柴油机,曲轴转动两转 (即720º)内,每个气缸都必须完成一个循环。因此,各缸应相隔一定的转角而均匀的发火。若多缸柴油机有i个气缸,则发火间隔角应为:θ=720/i

  根据公式,对于六缸柴油机的发火间隔角应为120曲轴转角,各曲拐平面之间的相互夹角也为120,各缸发火顺序一般力1-5-3-6-2-4(如6135型柴油机等)。这种工作次序既能保证发动机有较好的运转均匀性和平衡性,又不使相邻网气缸连续发火,对曲轴主轴承的工作有利。

  六缸发动机着火顺序如下图所示:

  

有谁知道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机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和维修(一)——发动机和空气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和空气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讨论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之前,先回顾一下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同空气增压系统的关系。
内燃机是一种耗气机械,因为燃油需要与空气混合才能完成燃烧冲程。一旦空燃比达到某一值后,再增加燃油,除了将黑烟和未燃尽的燃油排到大气中外,不会产生更多功率。发动机供油越多,黑烟就越浓。因此,超过空燃比极限后,增加供油量只会造成燃油消耗量过多、大气污染、废气温度升高,并使柴油机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增加空气量的能力对发动机来说是多么重要。
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剩余能量来工作的空气泵。废气驱动涡轮叶轮总成,它与压气机叶轮相连接,如图示。当涡轮增压器转子转动时,大量的压缩空气被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里。由于增加了压缩空气的重量,就可以使更多的燃油喷入到发动机里去,使发动机在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而产生更多的功率。